制氢电源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?
目前已知的制氢方法有很多,包括氨分解制氢、天然气制氢、甲醇裂解制氢、水电解制氢等。其中,制氢电源应用广泛。
一、制氢电源的类别
其中,制氢电源可分为碱性溶液电解和PEM纯水电解。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是:
(1) 碱液电解制氢:这种制氢技术历史悠久。早是从苏联学来的,后来应用到国内电厂、多晶硅、化工企业、小型实验室等有配套气源的地方进行色谱分析。制氢电源设备运行可靠,制造成本低,氢气纯度一般在99.8%左右。但氢气具有腐蚀性,长期运行5年以上会腐蚀所有零部件,需要每5年检修一次,维护成本高。废碱液需要环保处理,需要培训和聘用专门人员,特别要注意氢气和氧气的调节。
(2) PEM纯水电解制氢:这项技术早源于美国核潜艇的制氧机原理,因为采用了质子膜电解槽,通过电解纯水可以物理分离出高纯度的氢气和氧气。目前,该设备在国内应用广泛,包括电厂、化工、冶金、玻璃、医疗、高端实验室等。并逐渐有取代碱性溶液电解制氢的趋势。而且该技术设备体积小,制备氢气纯度高,纯度99.9995%,整个操作过程无污染,操作简单,可实现远程无人值守。安全性高,运行时间长,电解槽使用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。
制氢电源的特点是纯水电解,无污染,无腐蚀,氢气纯度更高。与传统的碱性制氢装置相比,制氢电源的优点包括能满足高电流密度的要求,电流密度可达1A/cm2以上;能耗低、效率高,电解制氢效率可达85%以上;该制氢装置体积小,重量轻;具有较好的宽功率波动电源适应性,可实现0%-100%的制氢智能调节;该装置集成度高,运行长期稳定,启闭操作简单,维护成本低。
二、碱水电解制氢的原理
制氢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包括新能源、电力、石化、医药、冶金、多晶硅、气象、航空航天等领域以及各大燃气公司。电解水法生产的氢气纯度可达99%以上,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重要方法。当氢氧化钠(钾)溶液被电解时,氧气在阳极释放,氢气在阴极释放。
制氢电源的原理是电解的过程,借助直流电将溶解在水中的电解液分解成新的物质。电解水原理当直流电作用于某些电解质水溶液时,分解的物质与原电解质完全无关。分解出来的是作为溶剂的水,原来的电解质还留在水中。比如硫酸、氢氧化钠、氢氧化钾都属于这类电解液。电解水时,纯水由于电离程度低、电导率低,是典型的弱电解质,因此需要加入前述电解质来增加溶液的电导率,这样水才能顺利电解成氢气和氧气。
- 上一篇:制氢电源在使用中如何进行维护?